10月21日下午,金杨社区公益基金会联合浦东新区社区服务中心举办了一场名为“社区(自治)项目筹款大家谈”的主题活动。在两个半小时的时间里,到场的近三十位来自金杨新村街道和其他社区的居民、社区工作者、社会组织、高校、媒体的伙伴们一起围绕“社区(自治)项目筹款”这个议题,开展了一次热烈的分享和讨论。
在分享环节中,金杨社区居民吴珍珠、陆家嘴崂三居民区书记赵子正和资深公益人诸昳分别从三个维度分享了各自对筹款的体会与感悟。
分享人:吴珍珠
对我来说,做公益需要时间和精力。微信很强大,但有局限性。微信操作看似简单,对我们老年人来说是新科技,是一个挑战。
我觉得再辛苦一点也值得,能够激发大家捐款热情就达到了目的。99虽然结束,但只要有精力,有时间我会一如既往做公益。
来自金杨社区的居民吴珍珠带来了名为《一个居民的99社区公益项目筹款路》的主题分享。从一开始抱着尝试的心态试着把金杨社区公益基金会筹款项目的链接转发到微信群和朋友圈,到发起一起捐,挨个打电话给亲朋好友劝募,在99公益日的短短三天时间里,吴珍珠发动127位小伙伴和她一起筹款2336元。
分享人:赵子正
在我看来,筹款本身不是那么重要,项目本身不是那么重要。我们的社区动员、社会动员,把那么多社区居民参与到这样一项活动当中来,这个事情意义本身大于花园、儿童乐园。我们的意义是过程当中老百姓参与度。
筹多少钱本身不是那么重要,能够把社区动员起来,那么多人参与到社区实践活动当中,是我这两年做众筹是最大一个心得。
来自陆家嘴崂三居民区书记赵子正和大家分享了”从拆违废墟到自治花园“社区微更新项目筹款的经验与思考。在过去的两年,赵子正通过发起社区微更新项目筹款,撬动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提升社区活力,盘活社区资源。
分享人:诸昳
社区筹款项目过程跟结果很重要,基金会要学会讲故事,这个当中发生什么故事,这个故事怎么走,后面又发生什么新的故事,这些故事是需要被看见的,社区能够凝聚人,大家愿意来一起做事的根本原因。
资深公益人诸昳分别对陆家嘴社区基金会和金杨社区公益基金会的筹款项目进行分析,从“硬件和非硬件项目的筹款逻辑”“过程与结果都很重要”“社区基金会搭平台、讲故事、做服务”等几个方面对社区基金会的筹款项目设计、筹款志愿者支持和捐款人维护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地阐述,让大家了解的筹款背后的那些事情。
在小组讨论环节,现场的四个小组伙伴围绕明年的筹款设想从“你最想做的社区项目是什么?""你的项目是否筹款?""如果你是首款项目发起人,你准备怎么做?"三个议题展开讨论。通过大家的头脑风暴,金杨社区的社区热心居民在和其他社区的居民、社区工作者、社会组织、高校、媒体的伙伴们的协助下为未来一年社区的筹款项目找到了一些可能的方向。
经过热烈的讨论,四个小组分别形成了各自在未来一年中最想做的楼道自治项目、社区微更新项目、亲子阅读项目和为老服务项目初步方案。金杨社区公益基金会秘书长杨彬表示,基金会将对这些项目的上线筹款提供支持服务,并将对这些项目的筹款进行一比一配捐。
活动最后,来自澎湃新闻市政厅的观察员冯婧向大家分享了她参加这次活动的感受。
筹款到底为了什么,我们为什么做筹款这件事,放到不同的社区是不一样的。对于居民来说筹款有个新功能,就是可以加深邻里关系,增强社交圈;对于居民区来说,筹款更重要的意义是社区参与,让居民通过不是很复杂的方式进行社区参与。社区里面的众筹,是为了增进社区里面大家的关系,是社区治理的一个方法。当大家体会到众筹是这个意思,再去做众筹时,可能和以前做起来就不一样。不光为了筹钱,而是通过众筹达到更多的目标,这些目标会带来超过钱本身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