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正文
友伴计划丨这场卡牌桌游亲子坊,既教情绪管理又暖亲子心
作者:金杨社区公益基金会    时间:2025-09-26 17:55

家有即将迈入青春期的小学生中高年级娃,是不是总在琢磨怎么跟孩子好好沟通,帮他们管好小情绪,却偶尔觉得“一个人摸索太吃力”?最近,金杨社区“友伴”家庭的一场亲子活动,不仅用卡牌桌游破解了亲子沟通难题,更让家长们从“参与者”变身“主导者”,搭起了互助支持的小圈子,满是惊喜与成长!


1.png


活动一开始,“破冰热身”就把氛围拉满了。大小朋友轮番自我介绍:“我叫小乐,喜欢吃草莓,最爱玩积木!”简单几句话,像春风似的吹散了初见的拘谨。有人发现“哇,你也喜欢收集奇怪的小贴纸!”,相视一笑间,亲子间、家庭间的距离瞬间拉近。更特别的是,不少上次参加过家长志愿者工作坊的家长,一到场就主动帮忙组织,有的引导新家庭入座,有的协助分发卡牌,早早显露出“活动主人”的担当,让现场更添一份亲切感。


2.jpg


紧接着,畅然老师的“主题讲解”不仅讲清了“情绪管理”的核心,还特意留出时间让有经验的家长先分享——“上次我们把桌游用在家里,孩子现在会主动说‘我有点烦躁,想玩会儿卡牌冷静下’”“我家试过用‘我’句式,孩子不那么抵触写作业了”。这些真实的家庭实践案例,比理论更打动人,新家长们听得频频点头,也更有信心参与接下来的环节,仿佛一扇“懂情绪、会沟通”的大门,由家长们一起推开。


最精彩的“游戏体验 复盘”环节,家长彻底变身活动主导者!在“亲子默契游戏”中,不再是老师单向引导,而是由几位家长志愿者分组牵头:李妈妈拿起水果表情卡牌,主动帮邻组家庭梳理“暑假赶作业”的情绪话题,“咱们先说说孩子看到作业没写完时的感受,再听听爸妈的想法,慢慢来”;张爸爸则负责记录各组的分享亮点,复盘时还帮大家总结“原来好几个家庭都遇到了‘想玩vs要学习’的矛盾,咱们可以一起想想办法”;还有家长主动协调各组进度,让每个家庭都有充分表达的时间。


微信图片_20250930095959_37_2.jpg


“角色互换”环节里,家长主导的互助感更浓了:有家长主动示范“我句式”,“我看到孩子周末想先玩,有点担心作业完不成”;其他家长跟着练习,还互相纠正“刚才是不是有点像指责?试试说‘我看到...我感觉...’”。孩子们也在家长的引导下,更愿意尝试换位思考,“如果我是妈妈,可能会担心我玩太久影响休息”。这种“家长带家长、家长带孩子”的模式,不仅更懂怎么结合自家经验帮别人,也在互助中加深了对情绪沟通的理解,让沟通技巧的学习更轻松、更落地。


4.jpg 


最后的“总结分享”环节,家长们的发言格外走心:“以前总觉得教育是自己的事,现在发现跟大家一起聊,办法更多了”“当了主导者才知道,原来我也能帮别人,特别有成就感”;孩子们则说“看到爸爸妈妈帮其他叔叔阿姨,觉得他们好厉害”“下次还想跟大家一起玩卡牌”。老师还特意公布了互助小组的第一次活动时间,不少家长当场约好“到时候带自家的桌游来,跟大家一起改进”。


这场卡牌桌游亲子坊,不只是一次“玩”,更是一次“家长成长 亲子成长”的双向奔赴:它让家长从“参与者”变身“主导者”,在组织和协助中更懂亲子沟通的技巧,也更有信心解决自家问题;它搭起了“互助支持小组”,让家长们不再孤单,能一起分享经验、破解难题、共创资源;它更让亲子关系在游戏和互助中变得更暖——家长学会了“看见”孩子,孩子也看见了家长的努力,社区里的家庭就这样慢慢连成了“互助的一家人”。